淮安市论坛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u0001听u0001董u0001 [复制链接]

1#
白癜风专家公益援助 https://disease.39.net/bjzkbdfyy/240412/l8oelnq.html
来源:阿尔法工场导语:一堂生动的教育课。薛定谔的上市公司去年介绍PE估值法时,用了一个美的集团的例子:年美的集团的每股收益为3.05元,4月22日年报公布当天以收盘价51.49,静态PE是16.9倍、,而当时机构预测年的EPS为3.44元假如我们有一台时光机,可以穿越未来,到了年4月份,发现年年报果然是3.44元,那意味着,如果大盘还是这个点位,还是这个估值水平,市场上大部分人都愿意以16.9倍的PE买入,即58.07元。前几天有读者告诉我,美的后来果然是这么涨的,虽然遇上疫情跌下去,可现在还是到了58元。讲这件事,并不是我能掐会算,而是说美的这家公司“稳如泰山”,年实际EPS为3.6元,比一年前机构预测的3.44元仅高了5%(刚好跟大盘一年的跌幅抵销),业绩稳定性强,自然估值也稳定。这也是我用美的举例子的原因——当然是要挑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例子。A股大部分上市公司的业绩可谓“薛定谔的猫”,不到年报公布的那一天,你都不知道是死是活;但确实有少数类似美的这样的公司,业绩具有很强的可预测性,所以称之为“确定性”。评估一笔投资是否值得,有两个重要的指标,赔率和胜率。“赔率”指该股未来上涨与下跌空间之比,取决于目前的估值位置和未来业绩增长速度;而“胜率”是指该股未来赚钱的概率,这个指标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业绩的“确定性”。也就是说,一家公司并不是业绩增长的预期越高越好,还要增长的确定性强。光明乳业年的利润大增,大大跑赢伊利股份,很多研究机构纷纷给出高于伊利的增长率,但到一季末,基金实际持股比例才1%,远远低于乳业龙头伊利的11%——嘴上喊看好,身体却很诚实,还要再暗中观察一下。为什么呢?我们看一看光明历年机构预测业绩平均值与实际业绩的差别,不是一般的大:再看一看伊利预测与实际的差别,是不是小很多:为什么同一批研究机构,对光明预测如此失败呢?我们打开近几年的光明营收同比增长的变化:再对比一下伊利的:谁也不敢说光明这次的增长就不会像之前那样昙花一现,而这正是机构预测“屡屡失败”的原因。机构投资者的资金是募集来的,定期公布,自然比个人投资者更在意业绩的稳定性,选股也更强调业绩的可预见性。一个行业的龙头股,其业绩的走势往往比其他玩家的确定性更高,规模大的,也常常比规模小的企业准确定性更高,但除此之外,“确定性”来自三个重要方面:竞争格局、市场空间和管理。我去年写过一篇分析“确定性”的文章《为什么价值投资研究的核心就是“确定性”?》,把确定性分成两个层次,七个维度,但有点复杂了,重点不够突出。本文就从“竞争格局、市场空间和管理”这三个最重要的方面谈谈,如何判断一家公司业绩的确定性。因素一:竞争格局影响“确定性”的首先因素,非“竞争格局”莫属。之前资本市场有一条新闻刷新了竞争的下限,中电电机董事长翻墙去竞争对手厂区拍摄,被抓了。这不是励志楷模,这是恶性竞争,这种竞争环境下,谁敢保证业绩不会突然翻脸呢?大部分个股者研究公司时,都更看中市场空间,而忽视“竞争格局”的研究。而且大部分机构的研究报告都是报喜不忧,如果没有关于竞争格局的描述,说明竞争格局一般,我们反而更要了解竞争格局。竞争格局的判断标准是行业前几名市场份额之间的差距,以及该公司所处的位置。如果差距拉得开,往往意味着行业大局已定,几家头部公司都占据了细分市场相对垄断地位,谁也吃不掉谁的份额,那就没有打价格战的必要,大家的利润就都有保证。的格局是寡头格局,例子是高端酒中的茅台,与其竞争者五粮液分属酱香和浓香型的老大,且市场份额领先很多,几乎不存在竞争。其次是双巨头,且定位有一定的差异。比如乳制品中的伊利和蒙牛,伊利的方向更多元化,蒙牛更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